2010年3月18日 星期四

有禮,貴人自動上門來

如何做到有禮,其實很簡單,就是:「心中有別人」。

禮節,在英文字是「etiquette」,不過其來源乃出自法文"etiquette",原意是「牌子」。為了保護凡爾賽宮美麗的花園,法國人特別立牌提醒民眾不要隨意破壞。久而久之,本來的「請勿進入」開始擴大內涵,除了指稱「合宜的應對進退」外,更進一步解釋為「不要輕率踐踏人們內心的花園、「舉止言行讓人感受親切與溫暖」。

70、80年代的年輕一輩,不懂禮儀,心中只有『我』的現象,不只國內,國外更甚。剛到國外生活,兒子,小小年紀就有眼高手低的傾向,對有錢人家或大人物非常有禮貌,但是面對那些小人物如 卑微的園丁、清潔工或者僕人卻有輕視、瞧不起的言語與動作。經過我斥喝告誡,『「山水有相逢」,今天再微不足道的某人,都有可能在未來某個時刻變成你的「貴人」,扮演「臨門一腳」的角色。工廠大老闆也可能因為一個小小工人的細心品質控制而贏得大客戶的誠信、大訂單而致富;一家高級大飯店的經營,需要一位專業經理人來佈置、布局,同時也需要仰賴清潔工來維持飯店的整潔、高尚。所以,切勿「以貌取人」或「以職務區分貴賤」。』。相反的,當國外同學取笑他的飲食文化,他自己卻自卑不動聲色;我對兒子說,「You should proud of your skin, your family, your culture and your country.」、「On the other hand you should cultivate your schoolmates to respect different cultures and let them to appreciate your culture.」。雖然現在他態度已經慢慢轉變,但是還是要不斷提醒、教導。



我分享了一個真實、大家熟悉的故事給兒子:

19世紀,有一對老夫婦專程到哈佛大學拜訪校長,兩人衣著樸素廉價,祕書「以貌取人」馬上判定老夫婦不可能帶給哈佛什麼「好處」,當下冷冷回答:「校長很忙。」「我們可以等,」老婦人回答。幾小時過後,校長總算不耐煩地出現。老婦人說:「我們的兒子曾在哈佛讀過一年,很喜歡哈佛。但他去年因為意外過世,因此我們想在校園中為他留下紀念。我們想捐一棟大樓給哈佛。」「你們不知道建一棟大樓要多少錢嗎?我們學校的建築物超過750萬美元,」校長輕蔑地說,同時心想,這樣應該可以把兩人打發走了吧?「只要這麼多?那我們為什麼不乾脆自己蓋學校呢?」只見老婦人轉頭對老先生說。老先生正是當時著名的鐵路大亨史丹福,而後來這個學校,就是孕育無數人才、成為矽谷創新引擎的史丹福大學(Stanford University)。



想想,當貴人出現、機會不來敲門時,會不會因為這樣的抱怨,或者自己的粗魯無禮,不知不覺把他們趕走?如何做到有禮,其實很簡單,就是:「心中有別人」。

「朋友或商場往來自於信任,很多信任是來自於尊重。」為什麼有些人就是人緣好、運勢佳?說穿了,無非是透過這些平時的點點滴滴的用心,用心當個「好禮人」,讓身邊多點貼心的感激,少點「你那什麼態度啊!」的抱怨,受用無窮的絕不是他人,最終還是你自己!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